靛藍染色真仿詳解: 牛仔布的靛藍染料是用天然或合成的靛藍染料,但也可用硫化染料、還原染料或直接染料仿染。鑒別真仿靛藍染料的方法有: ①將濃硝酸液一滴在牛仔布樣品上輕涂,如果是靛藍染料則立即呈白色斑痕,其邊緣呈綠色。 ②將牛仔布樣品在火焰上點燃后,立即離開火焰,置于白瓷盤內,由于靛藍受熱升華在白瓷盤上留下藍色痕跡,而其他染料則無此現象。 ③取牛仔布樣品剪碎后放在玻璃試管中,置于酒精燈上受熱烘燥。靛藍受熱氣化,有紅色氣體逸出,在玻璃試管中冷卻后有藍色沉淀物。 ④樣品可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循環處理。如是真的靛藍染料,試樣上的染料可被全部蘋取而呈無色,其他仿制品的染料則不能被全部萃齲。
1、布重 牛仔服裝行業比較注重布重,因為布重不同直接影響成衣的挺括,手感和風格,所以很多制衣廠在訂牛仔布時均會注明布重標準,此類布重有二種:1.牛仔成品布布重。2.洗水后布重。而洗水后布重一般較洗水前要小0.3-0.7安,普洗布重損耗小,酵磨則較大。而彈力布在洗水后一般布重要大1-2安。主要原因是緯向彈力收縮較大(一般為10-18%)。 布重的測試一般是用一個取樣器,切一個100CM2的圓形樣板,用電子天平稱取該樣板的重量(克),再以如下公式計算布重: 布重=100*G/28.35????G為樣板重量(克) 如:G=3.85克,則布重=100*3.85/28.35=13.58安/平米 ? 2、幅寬 ???牛仔布的幅寬直接影響裁床排嘜架。測量方法為:沿緯向與布邊垂直量兩端長度,由于牛仔布經過拉斜,不能按緯紗平行來量幅寬。 ?? 經緯純棉牛仔布一般幅寬為59-60英寸,其中有些平紋和輕薄牛仔布,因后整理收縮較大一般僅為58-59英寸,而緯向彈力牛仔布則幅寬差異較大,如緯向為純棉彈力16+70D幅寬一般為52英寸,化纖彈力200D+40D為55英寸。有些半彈(一根彈力一根棉紗或二根彈力一根棉紗等)則幅寬可達57英寸。目前也有織寬幅牛仔,用寬幅劍桿織機(如幅寬230CM),彈力布也可織出幅寬62-66英寸。
牛仔布面料的品質如何分辯 牛仔布是以純棉靛蘭染色的經紗與本色的緯紗,采用三上一下的右斜紋組織交織而成,根據布料重量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類。布的寬度大多在110-152厘米之間。 牛仔布特性如下: 1、純棉粗支紗斜紋布,透濕,透氣性好,穿著舒適; 2、質地厚實,紋路清晰經過適當處理,可以防皺防縮防變形; 3、靛藍是一種協調色能與各種顏色上衣相配,四季皆宜; 4、靛藍是一種非堅固色,越洗越淡,越淡越漂亮。 ? 除了上述傳統產品以外,還有彩色牛仔布: 1、采用不同原料的彩色牛仔布 (1)采用小比例氨綸絲(約占紗重的3-4%)作緯紗的包芯彈力,織成的彈力牛仔布; (2)用低比例滌綸與棉混紡作經紗,染色后經洗水產生留白效應的雪花牛仔布; (3)用棉麻,棉毛混紡紗制織的高級牛仔布; (4)用中長纖維(T/R)制織的牛仔布;
牛仔布的織物組織與密度: 1、織物組織 牛仔布在織布時是經紗和緯紗上下相互交錯或彼此浮沉的規律稱為織物組織,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布面紋路或圖案。 牛仔布的織物組織一般常見有四種:3/1斜紋、2/1斜紋、1/1平紋、3/1破斜紋,另個還有:2/2方平、復合凸條、緞紋、小提花等。 幾種常見牛仔布組織俗稱及特點: 3/1斜紋:俗稱四片(用四片綜框就可織造,故名四片),這是牛仔布中最常用的組織。該組織能織出的牛仔布重較大(可達16安,一般大劍桿布機都能織14.5安)。一般要求經紗密度較大,否則易散邊,該組織紋路粗獷、清晰,手感較柔軟。 2/1斜紋:俗稱三片,也是牛仔布中最常用的組織,該組織交織點較3/1多,手感較硬挺和厚實,一般布重不超過12安。 1/1平紋:俗稱雙面,意指雙面風格(顏色)一樣,該組織交織點最多,手感更硬挺,一般布重不超過10安,多為薄料。 3/1破斜紋:俗稱網紋(因其布底有如魚網圖案,故名網紋),該組織紋路破斜所以布的正面沒有明顯紋路,手感和布重同3/1斜紋。 2、經緯密度 A、經紗密度(簡稱經密):沿布邊垂直方向,每英寸內經紗的根數。牛仔布一般按英制,每英寸經紗根數。 總經根數:整幅牛仔布寬度內經紗根數,也可以按下面公式計算:
在生產和使用上,牛仔布一般按成份、工藝、織造等進行分類。大致分類如下: 成份:全棉牛仔布、混紡牛仔布、滌棉牛仔布、天絲牛仔布、麻棉牛仔布、粘膠牛仔布 紗支:輕型牛仔布、中型牛仔布、重型牛仔布。 織造:梭織牛仔布、針織牛仔布。 紋理:斜紋牛仔布(右斜)、破斜紋牛仔布(左斜)、凸條牛仔布、提花牛仔布、平紋牛仔布、緞紋牛仔布、二片綜平紋(學生布)、三片綜斜紋布、四片綜卡其布、八片綜或錦綸提花牛仔布。 密度:輕磅牛仔布(6~10安)、中磅牛仔布(10~13安)、重磅牛仔布(13安以上)。< 工藝:雙縮牛仔布、退漿牛仔布、漂洗牛仔布、磨毛牛仔布、印花牛仔布、植絨牛仔布、絲光牛仔布、軋光牛仔布、燙金燙銀牛仔布、砂洗牛仔布、金銀絲牛仔布、抗靜電牛仔布、皮膜涂層牛仔布。 厚度:4.5安,6安,8安,10安,11安,12安,13.5安,14安,14.5安。
牛仔布用紗兩種基本紗線: 1、竹節紗:指在普通單紗的長度方向上,出現粗節、細節的形狀,這些粗節和細節形似竹子的結節,故稱竹節紗。竹節紗的特征參數有基紗號數、竹節粗度、節長和節距。 2、包芯紗: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纖維組成的皮芯結構的紗。一部分纖維被限制成紗的軸線上,稱為紗芯,原料為長絲或細特短纖紗;另一部分纖維包覆在紗的外層,稱為紗皮,原料為短纖維,兩部分纖維界限明顯。芯絲和外包纖維緊密相附,在加工或使用過程中不會造成纖維剝離或滑移。牛仔常用包芯紗為氨綸包芯紗,分:汽包、機包、捻包三種。汽包較為松散,捻包最緊密。 牛仔布紗線工藝:環錠紡、緊密紡、塞洛紡、轉杯紡(氣流紡)